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

實施人文的藝術課程

田光復 (D S國小)


我是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的始作俑者,也之所以如此,從未公開做過說明。其實這幾年我最關心的不是數學不是後現代,而是「藝術與人文」怎麼發展的問題,如何認知,如何去實施的問題。

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打從一開始加進了「人文」兩字,就在打這一場戰爭。藝術一定要加上人文嗎,師院、師大美術系、藝術系的教授出場的都反對,但我們一直都堅持,經過許多的辯論,現在「人文」沒有被刪掉,它以模糊的狀態被保留著,今天回頭來看這一演變的過程,似乎有一種不得不然的路在走。

「DS 國小」雖然位在台北大都會的邊緣,但我一直覺得台北縣比台北市有較多的發展空間 --- 軟體與硬體的發展空間。台北市的空間就像地下室停車場,被四周圍既成的道路卡得死死的,你只能在方塊棋盤內左一步右一步的蠕動。甚至連加油站也看不到第二種選擇 --- 台塑汽油。老妻少夫一被報導隔天就搬家,不像台北縣的越報越興。記得第一次見到貴校校長,就聽她談起「自我實現」等等蠻哲學的話。事實也是如此,DS國小因著各種因緣,教學資源也特別多。

我想先問問各位在第一線教學的老師,對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,在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有什麼感困惑疑慮或興奮的?

Q1. 我的音樂很不行,又不是唸美勞的,如何讓學生有系統的學到該領域應有的專業知識?
Q2. 在強調統整教學的新理念中,現在新的課程綱要裡,為何音樂與美勞仍然分開條列?
Q3. 藝術原本包含人文,為何一定要再特別標示出「人文」?
Q4. 低年級的音樂分到「生活」課程裡,為何美勞要單獨隔出來?這樣不是違背了「統整」的教學?
Q5. 音樂應該比美勞更專業,要知道樂理才敢去教(學校又只有一位科任),回想自己當學生時就是怕音樂,那時學音樂都是富家子女獨有的。

這位老師過去怕音樂,現在還怕嗎?還是比過去更怕?音樂的問題,在台灣誠如這位老師講的,已經變成了貴族階級的陪嫁品。這個現象剛好是音樂系想要鞏固的,用很多錢去培育很少數的人。教鋼琴為什麼一定要一對一,為什麼不能一對七、一對八。板橋的台灣藝術學院其他系也在抗議,但對於要鞏固領土的這群人,是很難叫他們鬆手的。音樂班、資優班一路盤結在一起,不但佔盡國家資源,更扭曲國人對音樂的基本認識,家長一捐款就幾十萬,然後孩子往那班送,音樂班變成鞏固特權階級的一種過程與方法。至於國中美術班根本就是晃子,有些學校還可以代畫,真正的是在搞升學班,我如果代表教改來提的話,首先就是要砲轟這兩個現象。


現在美術一詞要改成視覺藝術。在論辯中我堅持美術假若不改名字的話(不管叫什麼名字),會讓人認為還是特權階級的課,仍然是以前的組織方式!至於音樂,目前是一個妥協的結果;九年一貫七大領域中只有藝術教育有法律依據。因為有「藝術教育法」(但沒有數學教育法、社會教育法等等),該法明訂藝術分為視覺藝術、表演藝術以及藝術教育行政,其中表演藝術包含音樂、電影、戲劇、舞蹈,音樂包含在裡面,是其中之一而已,這同時也造成原本佔有大餅的音樂人士很不高興。視覺藝術包含雕塑、版畫、建築…,電影也還是。由此可知,藝術教育類別的範圍是這麼的廣大,但是在台灣既有的勢力中,最強的一個是美術另一個是音樂,以致於這兩個勢力對這次九年一貫的改變很不爽,何況其中又被加進了表演藝術的戲劇,使它們的地盤縮小了。本來每週已都有一、二節的音樂課,現在又變少了。可是總的來看,這次的教改是要「域域等值」,除了語文課因為有鄉土語文、英語,佔特別多時間之外(25~30%),其他各領域的上課時數都平均分配,也意謂著每個領域同等重要,沒有孰輕孰重的差別。


藝術加上人文,當時在林清江當教育部長經過墾丁會議宣布後,曾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。因為一方面如同前述,以前藝術都是有錢人才買得起吹的彈的。在教育上,除了公平原則之外,當然跟投下去的經費多寡有關。但是根據藝術教育法,依法政府就必須編列預算給各學校做提升藝術、人文的活動,以求達成該法律的宗旨與目標,立法院也必須同意這筆預算才行。但這種做法音樂界的人不喜歡,因為大家開始會去思考藝術是什麼,音樂變成表演裡的一門,只是其一,不是獨奏,不是他專業培育出來的極少數人,若是極少數人就永遠在缺人,「缺人」也就代表有好的市場、好的保障,特權就可以持續搞下去,所以音樂界的反撲最厲害。事實上音樂與繪畫是一體的,戲劇更具有統整性的價值。所以從法的觀點來看,老師不必太擔心自己不會教音樂,會正確的思考藝術是什麼才是教育的核心,而不要把上一代的禍害,又重複轉加在下一代身上。至於有二十幾個音樂界的團體到立法院開公聽會,因為他們都有師承的關係,所以很容易集結,其實透過現職文建會主委陳郁秀來抗議的同時,也可以說透過她來說服。


九年一貫的十項能力目標諸如要會表現、會欣賞,很多都不是對專業的要求。對藝術欣賞的能力,是需要經由一些過程來培養。學生看過什麼,表達過什麼,寫過什麼,甚至因而觸發他去做了什麼,這些都算是教學成果。而不僅只是老師教看五線譜、幾個升記號,你會不會,考出來是幾分?這樣就比數學還要慘,數學雖讓大多數人叫苦連天,但它還能應用,五線譜升記號上面有幾個是甚麼,能用在哪裡?與事情何干?除非是天才一聽就懂,這些都是要用「熬」的。音樂打節拍是要幹嘛?這在以前根本是個詭計,它用來整理教室、學校的秩序,是升降旗的工具。齊步走,你一不聽話不整齊,馬上被看出來,它的企圖心其實不在音樂的感受、音樂給你的共鳴,還有對社會對歷史產生的思古之幽情。這是我們要反對的。這次新課程整個的重頭戲,我認為,根本就在藝術與人文。你看十項能力,培養欣賞表現的能力、審美能力,這是說,平常人要有的就該要有,而不是說要被篩選出比較棒的人!這在藝術與人文裡不是有很大的揮灑空間嗎?再如,終身學習的能力,很多人被老師一罵就不畫不唱了,這也是可以輕易的加以改善的。十項能力之一 ---「尊重他人關懷社會」,若還停留在100%的升學主義,則每個學生在校的第一要事根本就是要把前面的人幹掉,藝術與人文可以修正這一偏差,整個教改是往較人本的方向走。

教育部所公布的「生活」領域第一階段能力指標,將社會、自然、藝術與人文融合在一起,這是值得大家讀一讀的。各領域的能力學習都從低年級發生。尤其是藝術與人文,其中生活是很重要的,如果沒有生活裡沒有精神生活的講求,就沒有藝術,面對一個石膏像,一直畫一直畫,我認為這是沒有人文的藝術。


藝術教育如果按照「藝術教育法」來進行,是有課程標準的,全國各校必須按照相同的一個模式去做(別的領域都沒有課程標準)。可是音樂系的人不說這些,因為他們擔心按照該法音樂只是表演藝術的一種,怕被吃掉,美術的人怕引起對抗,也不提這一法律,演變成現在是按照「國民教育法」來處理,也就是說它有某種自然發展的空間。所以教育部在該領域實施要點裡寫出很重要的一點是『各校應成立藝術人文課程發展小組』。「學校本位」在這裡已經非常清楚落實了。該小組就是要去探討我們自己能做什麼,沒有專業的人也可以做啊,也應該要、必須要做啊。我們不能只依賴樂器,老師一把我一把,而且只會一條曲子,別的都不會。很多學校的樂隊大都是濫竽充數。要緊的是體會「藝術是什麼?」這當然是一種創造性的音樂學習活動,過程比作品更重要!譬如說讓學生去錄音,去錄他覺得不錯的聲音,再做成一首曲子,所謂聲音不一定是要由樂器製造出來的聲音。我問過師院音樂教育系的林教授,她說這是可以做到的。這裡可以接著回答老師對綱要說的疑問。大家常見音樂要講力道、速度、音色,這麼難怎麼辦?其實,每個東西都有色彩,每個聲音都有音色,音色沒那麼難;節奏就是看你的控制是什麼;速度、力道本來就存在在那裡,大聲小聲就是力道。大家不要被這些名詞嚇到了,只是公布的資料當然要用專有名詞。你不一定要教學生唱什麼歌,可以把學生喜歡的歌拿來唱,更進一步是讓學生拿錄音機把不同的聲音組織在一起,怎麼編出一首曲子來。其實這種觀點與作法,後來我知道美國也在發展。美國受傳統音樂的控制很厲害,現在則要把音樂普遍化到每個學生的日常素養裡,而不是受器物的控制,不讓樂器的控制成為音樂的魔咒。這是一個潮流,基本上是後現代的潮流。

(問)照您的說法學生五線譜不會看,幾拍幾拍不懂,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?

沒錯,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。但整體的來看,能夠會是比較好,但對這種學習不要開始得太早,等到年紀稍大比較有理性基礎時再來(四年級)。如果讓一年級的孩童學習打拍子,他就打到你的頭上來,四、五年級以前就讓他高興的唱,讓他去錄水聲、鳥叫聲,然後水聲加上鳥叫聲,光這些學生就可以做很久了,並且又可以反覆的更改。老師真有心,就讓學生自己去做,老師根本不必做,老師都很累了,而且老師的好奇心早就被磨光了。只有小孩才會想去錄蟑螂的聲音看他會不會叫,他們會有很多辦法去找出很多你想不到的聲音,叫他去組合起來,這就屬於他個人的音樂,如果再把它弄成CD,這就是很完整的成果。


至於樂理的問題。是先有音樂才有樂理,而不是先有樂理才有音樂。如果你在一年級就教節拍,「你錯了,再來一遍」「你又錯了,再來兩遍」,學生心裡一定是「喔,好可怕喔!」,這都是貪圖省事的辦法,讓學生不敢再來找我的辦法。音樂的形式(規律、樂理)與內容當然有所衝突,而有許多鑽研音樂有所成的大師,都能悟到音樂的情意優先於音樂的技法。概括的說,音樂教育如果是要讓很多人感受到音樂的好處,就不該是先被規矩嚇壞,而是應該有自信、有自尊,該唱的時候就唱。回想一下,我們大家都有些害羞,不都是洗澡的時候才放聲地唱嗎?(笑)。


音樂在 Gardner 多元智慧中是單獨的一項智慧。而在古代希臘和中國,音樂一直都佔有一席之地;音樂教育是不該被忽視的。古老時代,音樂不見得是規矩,但是要去品味其內容,所以絕對不能說都不要規矩,它是跟你的心跳、血脈、情緒都有關係的 --- 一個很重要的內在涵養與需要。至於要怎麼做,我想連帶要討論到美術教育。讓我們看牆上這些幅作品(starbucks汐止店),這不過是一幅很 careful 精心取自街頭景像的照相作品,它注意到光、影的變化,某時刻雨後下午很熟悉的風味。比較上,過去掛在這裡的一定是梵谷等大師的複製品,凡是自己畫的都不夠好。國人的也不夠好,倒是畢卡索的瞎子也比較好!?但是今天已是後工業時期,大家不再受限於這一套!你看到的東西必須是生活上有感覺的。梵谷割耳朵、像發瘋的星空的夜晚,擺在這裡會恰當嗎?應該擺在美術館到美術館看就好了。我們要的是在生活上,在某一角度、光線的安排下所呈現最美的那一刻,把它保留下來,製做出來,就成為對你來講是好的,也是對相關的人、團體、社區是好的是有意義的。

再由此對照音樂課。建議可和學生一起討論,共同選定一個主題大家一起去做。譬如做「噪音」,噪音有卡車聲、電鑽聲 ---,和噪音有關的還有「靜音」,學生不可能只想到噪音沒想到靜音,因為它是相對的。其中還可能就會有一段很優美的音樂,來凸顯噪音的可怕,也對優美的音樂產生了感動,它自然還會包含各種不同的節奏,然後聽到的人會再去創造另一個東西來。我們以往的習慣,演奏者都拿現成的譜曲來做,然後徒子徒孫傳下去,這等於是「拿食譜開餐廳,開餐廳,又再開餐廳」開是開了,菜色卻是每家一樣!事實上音樂課可以著墨的地方很多,從這個地方開始去做,會比較符合藝術人文的精神。

所謂師生一起討論出一個主題,也並非叫過來就談,它是要跟隨著其他活動到內心去而產生的。譬如說,我們今天下午坐在咖啡店談這些事,實在有些吵,心裡一直覺得有些不對,回教室後可能適合討論有關聲音的作品「噪音」。然而「活動」又是怎麼來的?在英國很明顯的,他們開始時藝術課程是設計到校園外社區去走一圈,不要告訴學生要觀察什麼,而是告訴學生要觀察哪些對比,譬如最高的、最壯的、最醜的、最紅的、最不起眼的,回教室後讓心情放輕鬆,每個人把他看到的寫出來畫出來,之後經過討論分享,可能會有共鳴或爭議,這些都真正的進入學生的內心,就會引發另一個主題,這可能就是下一個課程了。

「人文」的意思乃是很強調不要封閉在校園裡,封閉在校園裡就是封閉在教室裡,封閉在教室裡就是封閉在桌子裡,封閉在桌子裡就封閉在石膏像裡,封閉在石膏像裡就封閉在你的紙筆裡,也就是封閉完結在老師給你的分數裡。這是舊的模式,我們現在要的學校是開放的模式,不是要像擺在河流裡面的孤島、農田裡面的一棵樹或池塘。學校它是社區裡面的精神,培育、互通的東西。我認為,學校的重要性和廟宇差不多。一個地方的學校不會動,廟也不會動。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問路,以廟為座標點最好了。廟要動的話至少要三請九拜,而學校真的是很多人關心的地方、精神價值的所在。所以學校教育和外面一定要有交流,和當地的文化、歷史、經濟狀況要有關連。過去的學習是傾向知識教育,知識就像關起門的實驗室一樣,就是從實驗是出來的,中國從引進科學以來就是引進實驗室,什麼都要實驗,走火入魔,後來連實驗室也不要了,就只要紙筆測驗、紙筆的實驗室,這是知識科學化的現象。可是我們現在要人本、人文的話,人是能動的、能互動的,能跟外面的文化對談的,能跟阿公阿媽對談的。我們是期待這種人,過去本來就是有這樣,後來斷掉了,現在當然要回復,而且不得不回復,因為21世紀是網路時代,什麼東西都是call一上網就有了,如果沒有這種心態與能力,根本不可能生存,達賴要來台灣星雲要去美國,沒有人可以躲在一個地方就可以當活佛,你一定要跟外面溝通,溝通就構成藝術活動的重要基礎,要溝通就要對歷史文化取得一個感覺、取得一個關懷,有情感喜惡的表現,去記錄,這是藝術人文活動最要緊的地方。

以上所說,一時之間順著問題音樂方面著墨較多,當然這也是音樂方面問題較吃緊的緣故,看來有必要針對其他兩項戲劇與視覺藝術再做一番演講。按快門與手繪就好像電腦與數學,其實前者是不該也不可以取代後者的,因為後者牽涉到人較深層的精神活動,如若不然乾脆大家一齊來 copy就好!這很丟臉,這也絕非『後現代的藝術解放』!

沒有留言: